English

网络科普闪亮登场

1999-08-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马建波 王洪波 我有话说

随着科学技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普及作为高深科技和普通人日常生活之间的桥梁,日益得到重视。传统上,科普任务主要由科普场馆、图书出版、新闻媒体等几个渠道完成。而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网络正逐步成为科学普及的又一主战场。

日前,新华社播发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消息内容是:中国首家专业科普网站——“中国科普”正式诞生。这个网站由我国科技决策管理的最高机构——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主办,网站内容丰富、规模巨大,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科普工作的又一重要阵地。这一举动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于网上科普的认可和重视。

其实,网络在科普领域的巨大和独特作用早已初现端倪。去年11月份,在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的时候,世界各国的许多家网站对之进行了直播或全面报道,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天文热。日前在反击法轮功、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网络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相关网站不仅追踪报道最新消息,而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进行深入而有力的批驳和揭露。一年多来,包括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北京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动物馆等多家具备科普功能的单位纷纷在网上开辟了“虚拟场馆”,对于中国400万网民,逛科技场馆已经是足不出户轻点鼠标那样轻松容易。国内如此,国外发达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哪个搜索引擎,只要输入“science”、“handsonsciencecenterworldwide 或相关内容,立即能找出一大堆网站。

网络在科普领域的表现很自然提出一个问题,网络科普究竟有多大潜力,它能成为科普场馆、出版、新闻之外的第四大科普渠道吗?它能否让如今国内并不乐观的科普形势焕然一新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科普网的负责人之一葛霆先生开门见山告诉记者:“应该说,网上的科普内容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比起来,还是太少了。而且,目前网上的科普站点大多按专业或行业来做,因而显得无序和重复。虽然其中不乏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精彩的,但更多的站点水平一般,发布的信息来源不明,半真半假,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但是,网络作为一个巨大、高效、便捷的媒体,理应有所作为。”中国科技馆网站的负责人李莉莉女士介绍说,网络作为一种动态、交互的媒体,在科普领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发达国家,科普性质的网站数目非常地大,特别是他们的网站更新很快,内容很丰富,页面也比较漂亮,所以非常吸引人。“我就非常喜欢到这些网站上浏览。”她告诉记者。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李元听到中国科普网建立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认为网络科普是传统科普的重要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无疑问,随着电脑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日趋深远,网上科学普及也将日趋重要。这里的问题是,面对这种新型的大众传媒,传统的科普观念应该做什么样的转变?从另一方面来说,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较之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呢?应该说,这个问题在网络事业方兴未艾的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超前的问题。这一点明显地反映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因为大多数人的回答表明他们尚未对类似的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尽管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见解。

一位从事科普工作多年的资深记者认为,传统上对科学普及的认识及实际操作均与“传教”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布道者不再是宗教的先知而是科学家,而布道者所宣讲的真理也从上帝的旨意变成自然的律令。因而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科学知识,而不是在参与中去理解科学,去把握科学的精神。这样的结果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必然造成科学与大众的分离和隔膜,从而对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利。

那种居高临下式的科学普及观念发端于40年代,随着对科技与社会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入,这种科普观念在西方逐步被人们抛弃,而代之以“让公众理解科学”,以及“让公众欣赏科学”的说法。电脑网络的扩张为后者替代前者并在实践中由观念变为行动提供了契机。

这个契机就是网络空间所具有的交互性。《北京科技报》的吴燕小姐由于工作的关系,常年遨游于无边网海,对网上的科普状况相当熟悉。她认为网络的优势主要在于一个“做”字。一方面,网上科普站点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手游戏,吸引对什么都感兴趣青少年;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互动效果良好的科普软件,让更多的人真正能感受到从事科学研究的乐趣,在参与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科学不等于教科书上的结论,而更多地是对大自然的惊奇、对已有知识的怀疑、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逼近式的探索,换一句话说,科学的本质正是那样一个“过程”。在对“过程”的体验中,人们才能体会到科学的本质;而只给结论的科普,注定是不完整、不成功的。“互联网在这方面比传统媒体将更有作为。”吴燕小姐说。

虽然今天网络科普还是蹒跚学步的婴儿,它真正承担起科普的重任也尚需时日,但是,也许它的横空出世更大的意义是——改变人们头脑中对科普、对科学的观念。当从事科普写作、科普出版、科普期刊工作的人们有一天面对异军突起的网络科普,突然感叹到:“我们真的是落伍了!”到那时,科普事业或许会展现另一片美丽的天空。

部分科普网站

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

http://www.mnh.si.edu

旧金山科学博物馆

http://www.exploratorium.edu

美国国家航空与太空博物馆

http://www.nasm.edu

国际UFO博物馆

http://www.iufomrc.com

英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http://www.nhm.ac.uk

天文知识站点

http://www.hawastsoc.org/solar/eng/solarsys.htm

天文知识站点

http://space.jpl.nasa.gov

中国科普网

http://www.cpus.gov.cn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http://www.bao.ac.cn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http://www.pmo.jsimfo.net

上海自然博物馆

http://www.stc.sh.cn/kjww/szww/mus0000.htm

北京动物园

http://www.beijingzoo.com

青岛国通科学海洋

http://www.guotong.com/oceanus/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

http://nmns2.nmns.edu.tw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